國家環保部批準依托山西藍天建設“國家環境保護燃煤工業鍋爐節能及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是國內唯一一個以燃煤工業鍋爐節能和環保為研發重點的工程技術中心。
國家環境保護燃煤工業鍋爐節能與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以下簡稱工程技術中心)隸屬于山西藍天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工程技術中心以智能控制與遠程監測、鍋爐島自動控制系統、污染控制技術等為研發重點,結合目前我國的環境治理需求,積極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共性技術工程化研究,創造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成果和產品,并不斷加快向國內外技術市場的成果轉化,推進先進環境技術成果的工程化、產業化應用,同時聚集和培養科技創新人才,促進科技交流與合作,力爭建成全國一流的工業鍋爐科研開發和工程化技術研究基地和服務平臺。
工程技術中心積極開展或參與工業鍋爐節能與污染控制相關國際/國內行業技術研討會、承辦大型行業會議近30次,包括“燃煤大氣污染控制與潔凈煤應用技術研討會”、“環保部全國廳局長論壇”、“高效節能煤粉工業鍋爐技術及應用研討會”等大型行業技術研討會。
工程技術中心技術團隊
工程技術中心已參與制定和完成《煤粉工業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煤粉工業鍋爐通用技術條件》、《煤粉工業鍋爐系統應用技術規范》3項地方標準,《煤粉工業鍋爐及系統》1項行業標準,目前正在參與開展《工業鍋爐系統節能設計與評價指南》、《工業鍋爐系統能源利用效率指標及分級》國家標準的編制;
工程技術中心先后承擔國家科技項目2項,分別為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燃煤工業鍋爐能效提高及能源合同管理技術與示范》和《工業鍋爐高效燃燒與低排放技術與示范》。
工程技術中心建有一個科技大廈,五個專業研究室,三個研發基地。研發儀器累計價值約6500萬元,各類基礎檢測設備、大型分析儀器設備、軟件系統共計60余套,設備價值約1500萬元。
工程技術中心建立了一支銳意進取、業務精良、作風過硬、思路開闊,學術思想活躍、年齡結構合理、分工明確,可實現產學研完美結合的技術團隊?,F有人員69人,固定科研人員60人,流動人員9人,其中管理人員4名,博士11人,碩士18人,高級工程師23人,中級工程師33人;涵蓋熱能和動力工程、環境工程、自動控制、化學工程、機電工程等多個相關專業。研發隊伍的骨干成員均長期從事工業鍋爐節能與污染控制的技術研發,具備開展工程技術開發、設計、評估與咨詢、工程應用、行業技術交流及人才培養的能力,滿足工程技術中心的工作開展和研發需求。
工程技術中心現擁有國家專利65項,其中發明專利21項。開發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的燃煤工業鍋爐節能與污染控制新技術及新工藝26項,其中5項系統技術通過科技成果鑒定,部分技術達到國際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高效燃煤技術研究所】
主要研究內容:煤種、煤質,高效低排放燃燒機理及技術,燃燒器研制與試驗,燃燒過程污染物產生、遷移機理等。
【污染控制研究所】
主要研究內容:煙氣凈化,污染物控制及利用,凈化技術及裝備開發與試驗。
【裝備與自控研究所】
主要研究內容:工業鍋爐煤潔凈燃燒技術、污染控制和安全運行控制邏輯研究,PLC自動控與調節技術應用研究,DCS控制及裝備開發、試驗。
【技術經濟及標準研究所】
技術經濟研究,標準化研究,工程前期研究,工程項目后評估,政策法規研究,環保技術政策、指南、規范編制工作,提交環境技術發展報告等。
【新技術推廣與培訓部】
主要工作內容:市場調研,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推廣,工程示范,社會教育培訓,針對行業從業人員的技術培訓。
【戰略合作部】
發展戰略研究,國際、國內技術交流與合作,涉外采購,國內行業合作。
【環境工程評價節能評估部】
主要開展新技術、新產品的工程化應用,并為同行業開展技術和工程化評估服務。
【綜合管理部】
中心人事、財務、行政后勤服務、安全、通訊、交通、接待等服務和管理。